“市委八届四次全会的召开,吹响了加快建设现代化‘西部名市丝路名都’的号角,充分体现了市委‘牢记嘱托、勇立潮头’的高站位、‘苦干实干、奋斗奋进’的强定力、‘创新求变、争做示范’的大决心,完全符合咸阳发展实际,高度契合群众关心期盼。”
近日,永寿县委书记王飞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说,永寿县将坚持把学习贯彻市委八届四次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定位不动摇,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聚焦重点、狠抓落实,努力推动永寿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依托好生态,走向好经济、实现好生活。
立“争做示范”之志,促“发展质效”之进。全力拼抢西安-咸阳一体化等战略机遇,以全省“三个年”活动为统揽,深度聚焦全市“高质量发展创新提升目标”,登高望远谋划推动永寿发展,切实把机遇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坚定不移把产业作为立县之基、强县之本,深入推进生态工业扩量提质、生态农业挖潜提效、生态旅游全域提升,围绕装备制造等6条产业链,进一步延链、补链、强链,切实把产业方略转化为强县支撑。坚持以商招商、以情招商、以产业链招商,拓展开放空间,畅通发展通道,推动全县在引进10亿元以上项目上实现突破,切实把关键变量转化为最大增量。
行“富民强县”之举,务“项目建设”之实。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严格落实县级领导包抓、双周现场推进、项目工作日志制度,把126个重点项目时间节点往前赶、序时进度往前提,以项目建设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紧紧围绕城市更新、水利交通等重点领域,全力做好2024年项目策划保障申报工作,力争更多项目纳入中省市计划盘子,为明年发展打好基础。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深化“容缺受理+承诺制”服务机制,推进“全程网办”“一件事一次办”,持续做优发展“软环境”,让企业在永寿放心投资、舒心发展。
谋“深度融合”之策,走“科技创新”之路。大力营造科技创新良好环境,全面贯彻落实36项政策措施支持秦创原建设等相关政策要求,结合实际完善创新驱动政策体系,释放改革动力活力,为激发企业自主创新营造良好政策环境。不断完善科技创新人才支撑,用好“人才新政23条”,最大限度激发人才创新创造创业活力。全面加快科技创新转化赋能,发挥秦创原(永寿)创新促进中心作用,深化体制机制创新,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力争年内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家,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8家。
怀“一心为民”之心,尽“服务为民”之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常态化做好动态监测、集中排查,强化帮扶措施落实,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和新的致贫。积极学习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加快省市示范镇、重点帮扶镇、帮扶村建设,辐射带动全局发展。严格落实将60%以上财政衔接补助资金投向产业领域,大力发展“一村一品”,以产业振兴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解决好群众就业、教育、医疗等急难愁盼问题,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始终紧绷安全生产这根弦,扎实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抓好信访维稳、治安防控等工作,确保社会大局持续和谐稳定。
兴“从严从实”之风,强“党建引领”之力。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深入扎实开展主题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坚持不懈夯实基层基础,推进“整镇过硬、整县提升”活动走向深入,“强头雁、兴产业、优治理”促振兴三大行动取得实效,推进企业、医院、学校、机关等领域党建工作全面进步、全面过硬。驰而不息狠抓作风建设,紧扣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推动全面从严治党迈向纵深。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